• 365淘房APP下载
    微信扫码一键淘房

轨交6号线站点附件设计:呈递一张“苏而新”的城市名片

来源:365淘房 2020-08-12 07:51

手机看资讯

关注微信看猛料

今年6月,“人间天堂 创意硅巷”姑苏设计竞赛正式开赛!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功能、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部分,轨交站点附件设计成为这次竞赛的焦点之一,其中就包括苏州轨道交通6号线苏站东路站和苏锦站

主办单位

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姑苏分局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更新置业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苏州市城市规划协会

01. 地铁“首开”,改变苏州

2012年,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试运营,苏州成为中国首个建设轨道交通、首个开通轨道交通的地级市。

自此,地铁改变了苏州人的出行方式与生活。回想苏州第一条地铁开通的那年,土生土长的老苏州的朱阿姨说,觉得地铁“既期盼又陌生。”

几年过去了,“现在地铁成为出门的首选,换乘方便,不仅等待时间短,车时好把握,而且速度也快。”

之后,2、3、4号及支线先后开通运行,如今5、6、7、8、S1号线也都在建设中。

预计到2024年左右,苏州城市轨道交通9条线路将全部建成,运营总里程将达到352.5公里,线网日均客流将超400万人次,轨交出行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接近一半。

届时,苏州将形成“四横三纵两联”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体系,进一步强化作为长三角重要城市的地位。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总工室郭享副主任认为,得益于苏州加快推进国家级高铁枢纽城市和四网融合规划工作的大环境,苏州地铁实现了质的飞跃。不仅方便了市民的生活,而且势必影响城市的空间格局,并更深层次地影响苏州城市的未来。

02. 地铁站点设计之困

就轨道交通规划而言,轨交站点附属建筑历来都是轨道交通设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受设计规范、周边条件、规划要求等控制因素影响,方案设计难度较大。

站点出地面附属建筑

活塞风亭

活塞风亭是依据空气动力的活塞原理,高速行进的列车将区间和车站隧道中的空气挤压或抽吸,强迫气流形成阵风与外界空气进行对流交换。

新风亭

为保障地下封闭的空间空气质量和卫生防疫的标准,新风道将室外新鲜空气引入车站的通道,并通过新风井采集新风。

排风亭

排风井将站内废气、乘客呼出的二氧化碳、粉尘和有害物质排出,同时兼作火灾事故时的排烟。排风亭保证地铁车站内部空气有适宜的温度和良好的空气质量,也是车站与外部空间空气交流的通道。

4号线十全街2号线出入口、Ⅰ号风亭

4号线团结桥站2号出入口、Ⅰ号风亭

4号线北寺塔站5号出入口、Ⅱ号风亭

本次大赛为什么选择姑苏范围内6号线站点开展设计征集?郭享副主任认为主要基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从宏观尺度看,姑苏土地有一定增量空间,但是,部分增量空间开发受限。

从微观尺度看,6号线姑苏区范围内站点临近居民区,局部用地受限,须得提高地块利用效率

例如,苏锦站占地面积39000方,周边有居民区,换乘站用地紧张;而苏站东站占地面积 13000多方,其东南向涉及到征地问题,须从土地节约方向考虑,实现土地最大化利用

站点现状

03. 在地融合,苏而新

在古希腊建筑师的头脑中,神庙的所在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筑师在制定方案的时候,总会把神庙与其周围的海洋和天空联系在一起进行整体考量。

——美国学者伊迪斯·汉密尔顿

自古以来,建筑师们就极其重视周边环境和建筑之间的关系,苏州亦然。

那么,如何让轨交附属建筑在满足其功能的同时,更好地融入城市景观呢?

郭享副主任认为,一是“百年地铁”,建筑用材需得慎重选择。

二是随着TOD4.0到来,设计应追求区域价值最大化的空间存在方式,实现站城人一体化

例如在日本,与东京都世田谷区相邻的调布站,综合考虑地下与地上空间,设计成集行政、文化、交流于一体的中心区域,成为缝合城市隐身的车站。

01

02

03

三是地铁出入口作为“移动的客厅”,与普通的建筑入口过渡空间有很大不同,人们不是停留而是经过,不是走近而是走进,需要以乘客心理感受作为设计依据

四是为减少轨道附属建筑在城市景观中突兀感,设计应更多地考虑将建筑与城市空间整合,弱化附属建筑对周边环境的视觉影响,力求将轨道附属建筑更好地融入城市景观

当年贝聿铭老先生在设计苏博时研究过宋代《平江图》,秉持“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将苏博融入主城肌理之中。

回归6号线站点附件的设计,即要把站点建设作为一个重要契机,带动周边一体化更新建设,彰显苏州的国际化形象与文化底蕴特色,呈递一张“苏而新”的城市名片

“我们希望这次设计,既要继承传统文化,又要实现城市的再生与更新。”郭享副主任如是说。

文章来源:苏州规划

返回苏州365淘房>>

  • 独家团购
  • 订阅楼盘优惠

365推荐

换一换